纳米防伪标签难以杜绝造假,只是提高了造假的难度和成本
新华社电 信用卡遭到克隆、遇见假钞……现代人不得不时刻小心翼翼地保护自己的财务安全。不过,也许在不久的将来,人们将不用再为这个问题担心—韩国科学技术院研究出一种新型防伪标志。
这种新型防伪标签主体是一块比头发丝还细的塑料薄膜,上面散布着20到30条极细的纳米银丝,每条银丝的长度为10到50微米不等。
研究人员解释说,塑料薄膜的材质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,这种材料通常被用来制作透明塑料水瓶。纳米银丝则需要通过一种特殊溶液来制作,做好后还要镀上一层硅涂层,再用荧光染色。厂家防伪成本高,不易制造!
人凭肉眼无法看到防伪标志上的荧光色,但可以通过光学显微镜来鉴别。另外还可以通过加入不同颜色来增加仿造难度。辨伪不方便!
这种新型防伪标志用途广泛,可以用于电子产品、药品、信用卡以及货币防伪。
研究人员说,防伪标志还可以与独特的身份编码或条形码相结合,这样就可以通过电脑数据库迅速辨别出真伪。辨伪不方便!
研究人员说,这种防伪标签在顶尖的“造假专家”面前形同虚设,因为物理防伪不可靠,都有被造假者模仿的可能性。
另外,防伪标志的制作成本约为每个0.35美元,成本高!但造假者仿制的成本非常高,“制作完全相同防伪标志的花费可能比需要防伪保护的产品本身还贵”。